12种食材女人一生离不了

养颜用玫瑰花

拥有好气色是所有女性的不懈追求,但有些人却面容憔悴、脸色发黄,没有光泽,变得黯然失色。于是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护肤品上,期望可以容颜永驻,悦人悦己。黄欲晓表示,女性养颜除了外敷,还要兼顾内调,从内而外散发的美丽才持久。

古人多以“面若桃花”来形容女性容颜,彭玉清介绍,玫瑰花有活血和调和气血的作用,可当做日常养颜必备,坚持服用会让面色看起来更红润。与其有同样效果的还有玳玳花和桃花。

代表方:玫瑰花、玳玳花、桃花各若干颗。此方作为代茶饮,适合所有女性,每日温水冲泡饮用即可。

此外,对于脸上有黄褐斑、痘痘的女性,取当归、白藓皮、白蒺藜各20克,小火煮炖10~20分钟,放至适宜温度后口服,每天两次,每次100毫升左右 ,一月左右即可见效。

除了口服,外敷中药也能帮助调理气色,润滑肌肤。可取白茯苓30克、白术15克、白芷15克打成粉,以温水调匀,用面膜纸浸润后,敷在脸上,20分钟左右后用清水洗净。需要提醒,由于每个人肤质不同,建议先在耳后等部位试一下,若无红肿、发痒等过敏症状,再用于面部。

最后,两位专家共同提醒,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上药物适合绝大部分女性,但根据个*质差异,最好咨询医生后辨证服用。

补血用阿胶

血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尤其对于身体构造比较特殊的女性来说更是如此。在黄欲晓看来,女子“以血为用”,意思是,女人一辈子要经历月经、怀孕、分娩和哺乳四个时期,这些都能耗血伤气。若日常不注重养血,很可能出现血虚,导致头晕、乏力、月经不调、怕冷、面色萎黄等,体质也会变得很脆弱。尤其是孕期妇女,还可能会胎动不安甚至滑胎。

“阿胶能补血养血,滋养身体。”在彭玉清看来,女性在“经、孕、产、乳”这些“特别”的日子里吃些阿胶,能让女人更“粉嫩”。若与大枣、龙眼肉搭配,效果更好。

代表方:阿胶10克、龙眼肉3~5颗、大枣若干颗。大枣和龙眼肉可每天干吃,阿胶温化后服用,每日一剂。需要注意,阿胶性滋腻,患有感冒、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病愈或经停后继续服用。 黄欲晓表示,若常头晕,脸色发黄,指甲发白,月经量少、色淡等,说明血虚较严重,可用补血名方“四物汤”调理。它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组成:熟地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当归补血、调经;白芍柔肝养血;川芎活血行气。但本方药性偏温,会致口干舌燥等,体质热盛的人不宜用。还易滋腻脾胃,脾虚没胃口的人慎用。

暖宫用艾草

子宫是上天赐予女人最奇妙的器官,不仅可以孕育生命,还可主导月经、分泌多种激素,起到维持内分泌平衡和保护卵巢的作用,堪称女性生理健康的“守门员”。但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由于贪吃冷饮、不注意保暖等坏习惯,让怕冷的子宫着了凉,导致宫寒症状。

彭玉清说,宫寒的人多因寒邪侵体,血性凝滞所致,而暖宫效果最好的非艾叶莫属。艾叶性温,可温暖胞宫、散寒止痛,对因宫寒导致的月经异常、下腹疼痛、痛经等病症治疗效果非常好。此外,如果再加上小茴香和干姜辅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代表方:艾草6克,小茴香、干姜各3~5克。服用方法为:小火煎煮20~25分钟,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此外,黄欲晓表示,临床上还有女性的宫寒是由脾肾阳虚所致,使其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胞宫内,严重者可导致排卵异常甚至不孕不育,在上述方子基础上,可辨证加入紫石英、附子、肉桂、补骨脂等药进行调理。

除药物治疗外,建议宫寒的女性,可在月经期间多喝生姜红糖水,并在膳食中加入当归、黄芪、枸杞、桑椹等药物煨汤。同时,选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艾灸,也是治疗宫寒的好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女性无论有无宫寒,都应随气候适时增减衣物,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切忌“美丽冻人”。

疏肝用合欢花

中医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女人生理活动多以肝血为中心,而肝有“造血”、“储藏”、“调节激素”等功能,若肝气正常,可避免多种妇科病。黄欲晓表示,从临床经验上看,现代女性大多肝气郁结,就诊患者中伴有肝郁的比例占50%以上,这与女人喜欢隐忍有关,相比男人,女性容易气血失和、肝郁气滞。长此以往,不仅身体受伤,还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破坏家庭和谐。

彭玉清介绍,经常生闷气、容易心烦意乱的女性不妨试试合欢花,它有疏肝解郁、减压的作用。如果与茉莉花、绿萼梅搭配,效果会更好。

代表方:合欢花、茉莉花、绿萼梅各3~5克。该方适合所有人群,用温水冲泡,每日饮用即可。

此外,中医讲究“郁久化热”。黄欲晓说,若频繁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尿黄便结等症状时,说明肝火已极其旺盛,需用川楝子、丹皮、栀子、黄芩、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泻热的药物进行调理,代表方剂还有丹栀逍遥散。

除了药物调理,保护肝脏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遇到不满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发泄出来,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

静心用浮小麦

俗话说:“女人四十要静心。”

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在职场、家庭中常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但同时,她们也正处于更年期,身体、心理都面临着极大挑战,有时难免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静心”也就成了她们的必修课。

中医有“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之说,因此,静心的关键在于安神。彭玉清说,浮小麦具养心、安神、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烦意乱的女性,如果配上宁心安神的酸枣仁,及清心除烦的百合,效果更好。

代表方:浮小麦10克、酸枣仁15克、百合10克煮粥食用。需要注意,浮小麦性偏凉,虚寒体质及经期女性尽量少用。

此外,在黄欲晓看来,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在以上基本静心处方的基础上,调理方法也应有所侧重:如心火旺盛的女性会经常口舌生疮,面赤心烦,应以清心泻火为主,可辅用朱砂安神丸;对于阴虚内热,伴有心神不宁、浑身乏力等症状的女性,应以滋阴降火为主,并辅用天王补心丹。

上面的这些内容,主要是依据女性的生理特点来进行推荐的。只要女性朋友们能注重上面的食材,让它们常常出现在自己的三餐中,健康自然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