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是我们生活中餐桌上的一种美食,生活中的人们每天饮食都离不开肉,因为肉富含很多*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每天的能量是离不开肉的补充,但是因为肉含有的胆固醇比较高,所以生活中我们不宜多吃肉,那么生活中关于肉的四个健康常识,朋友们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生肉颜色越红,血红素铁含量越高。血红素(其中含铁离子)的存在让很多肉呈现红色,因此,瘦肉是铁的好来源,并且肉的颜色越红,其中的血红素铁就越 多,补铁的效果就越好,比如淡红色的猪肉铁含量不及大红色的牛羊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生肉是红色的,但加热后自然会变成褐色或淡褐色,而用了亚硝酸盐的 肉,做熟后也是粉红色的,颜色鲜艳而且内外颜色均匀。加酱油或红曲也能让熟肉发红,但它们的颜色只在表面上。亚硝酸盐不仅会妨碍正常营养素的吸收,还有致 癌风险。
2.越香的肉脂肪含量越高。一般来说,肉越美味,脂肪含量往往越高,因为香味物质多数“蕴藏”在脂肪当中,并且足够量的脂肪才 能给肉带来柔嫩、多汁的口感,比如最受人们欢迎的五花肉,其脂肪含量高达60%以上。而被人们当成低脂肪“典范”的排骨和鸭肉,其含油量也并不少。根据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100克猪小排的脂肪含量高达23.1克,鸭肉为19.7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烤鸭的脂肪含量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