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帮你对症食疗治痛经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女性对自己的生理健康越来越不重视,痛了就吃止痛药盲目止痛。且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导致月经不调,经常痛经。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提醒大家最好在医生确诊后再进行对应的治疗,千万不要自己盲目用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医有什么好方法。

中医将痛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寒凝气滞血瘀型: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或冷痛,乳头触痛,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

二、阳虚内寒型: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三、气血虚弱型: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痿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

四、肝肾虚损型: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膝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

很多女性朋友因为痛经盲目吃止痛药,止痛药越吃越没有效果,且依旧痛经,所以中药食疗是个很好的方法。

1、归蛋益母粥:

取当归15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粳米30克。先将当归、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与粳米、鸡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连续5~7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适用于气血虚弱型。

2、姜枣红糖粥:

取干姜10克,大枣20个,红糖、粳米各30克。先将干姜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ā大枣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热食服,每天1次,连服5~7天。适用于阳虚内寒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