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怎么办?6类贫血女性的补血方法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因骨髓造血机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贫血。其发生原因与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如苯、砷、碘胺类、氯霉素药物及放射线等。一些器质性病变如结核病、肝肾疾病、白血病等,常可并发再障。这种贫血病人除有一般贫血症状外,常有皮下或粘膜出血现象,还有畏寒和发烧等症状。

再障的治疗一般以中草药和睾丸素为主,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如疗效不佳可改用氯化钴口服。仍无效则考虑做脾切除,术后继续保守治疗。预防再障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有病情变化及早请医生调治,不要滥用消炎药,及时治疗肝肾病、结核病等慢性病。

5.海洋性贫血

这是一种遗传性贫血,因其最初在地中海地区发现,因而又称为“地中海贫血”。由于此病程度轻重不一,其症状表现也不一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反应迟钝、疲乏无力、腹泻、反复发烧和肝脾肿大,病程后期多有严重的心脏并发症。

因这种贫血系胚胎遗传,婴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缓慢,至青春期可发生突然死亡,故已引起世界临海国家的瞩目。我国广东、广西沿海地区为海洋性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脾切除后可减少溶血反应,治疗以输血和牌切除为最佳对策。

6.溶血性贫血

多见于某些感染、药物中毒或食用蚕豆所致。患者常呈现贫血逐渐加重现象,并伴有黄值和血红蛋白尿。可根据病史和化验检查做出确切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防治较复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使用硫唑嘌呤抑制免疫性药物治疗,输血和行脾切除等治疗,但都需在医院确诊后,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