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在绝经后发生的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多发生在绝经后10年左右,年龄在55-65岁,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的骨折,其发生率高、危险性大,治疗比较复杂。目前,雌激素缺乏被认为是引起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伴有维生素D、钙的摄入不足,容易造成继发性骨丢失。
预防策略:
女性到了中年尤其是绝经后,最好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骼的情况,及时发现骨密度的变化,从而采取防治措施;平时要多点参加户外活动,饮食中注意多喝些牛奶和多吃奶制品、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
此外,还要注意低盐饮食,勿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少喝咖啡、浓茶等,以减少体内钙的流失。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要积极进行治疗,其中,激素补充治疗可以减轻绝经症状和保持骨密度,但使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按时随诊。
D、心血管疾病
据临床调查显示:女性在50岁以前患冠心病少于男性,发病率为男性的十分之一,而绝经后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接近甚至高于男性。女性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陡然下降,而雌激素不仅可以提高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增加血中好的胆固醇,还会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堵塞。当雌激素下降后,血管就失去了保护伞,心脏血管缺乏缓冲的适应力,所以冠心病的发生率就急剧增加。
值得提醒的是,50岁以后的女性,在步入绝经期后,很容易将胸闷、走路喘、憋气等症状认为是更年期后情绪不安,而没有意识到是心脏病的原因。所以,一旦心脏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医。
预防策略:
最好每年做一次心电图和心脏B超的检查。女性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所以,专家也建议用激素替代治疗降低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