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OL,不要放过几个防晒盲点
“小太阳”出没: 玻璃反射,电脑屏幕,日光灯
就凭那项著名的研究——坐在靠窗位置工作的员工,可能会比他的同事看起来老了10岁,你还有什么不防晒的道理!可仅在面部涂涂抹抹就算了?对于室内可见光,防晒重点应集中在上半身,尤其不要忽略暴露在外的肩颈和手臂。颈部作为女人最先衰老的LOGO,血管密集,肤质薄透,是连祛皱针都打不进的地方,请务必给它和面部同样的呵护待遇。伏案的手臂长时间接触日光和灯光的照射,也是室内防晒重点。
你还在担心补擦防晒会毁了精致的妆容?好吧,搭配一个带PA++值的防晒粉饼,2~3小时补妆一次,轻松防止室内紫外线。
防晒霜尽量选小只
既然每天都要用,容量越多越合算?其实这可不一定,要看防晒霜的成分是什么。如果是含有氧化锌、氧化钛等成分的物理防晒品,成分相对稳定,就适合选大包装的;如果防晒的成分比较敏感,遇到紫外线会挥发的,选小包装的就更好,而且防晒霜需经常补涂,因此小包装更方便携带。
逛街趴灯光辐射无孔不入
“小太阳”出没: 日光灯,钨丝灯,柜台里的卤素灯
那普及点灯光的小知识。据一项针对日光灯、钨丝灯和卤素灯的测试发现,卤素灯会释放全波长紫外线,以距离50厘米为例,一周5个工作日连续照射4小时以上,会达到30%的皮肤致红量,比黄昏的太阳还要厉害。而且卤素灯的紫外线是一种慢性灼伤,会加速皮肤老化松弛、色素沉淀。 那些大型商场光彩照人的镜子前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卤素灯。据说有些专柜BA每天都要擦上10次防晒。
原来夜店是高危场合,防晒工作需参考户外
“小太阳”出没: 霓虹灯,镁光灯
假如你正打算奔赴夜店,那更要小心,强烈的射灯照在脸上跟赤裸裸地站在下午2点的阳光下没差别, 粗心大意,可能比暴露在阳光下晒得还狠!就像某台湾夜店妹,明明是不见光的夜行动物,却发现肌肤严重变黑并粗糙爆皮,求医后被诊断为“夜店蓝紫光的受害者”。此事件一出,皮肤科医生立刻站出来提醒,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品才能确保不被霓虹灯和探照灯伤害。除了酒吧夜店,写字桌上距离脸部30~40cm的台灯你也得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