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成年女性在经期来临前几天,会出现流鼻血、口中咯血,甚至会出现便血的症状,其实这就是中医上称的“倒经”,又名代偿性月经。治疗女人倒经,活血通经才是关键。那么通过什么办法解决倒经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搜罗了几款中药方剂,根据患者表现的症状不同,选用对应的方剂方能解决倒经问题。
一、肝经郁火型如何解决倒经
患者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口鼻出血,量较多,色红,有块,伴有心烦易怒,头昏耳鸣,目赤口渴,或乳胁胀痛,经期常提前,月经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治宜疏肝清热,引血下行。
处方: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薄荷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10克,白茅根30克,茜草10克。上述为一剂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二、肺肾阴虚型如何解决倒经
患者表现为经将净或经净后衄血或吐血、血量少、色鲜红,伴有头晕眼花、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干咳无痰、形体消瘦等症,月经提前且量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降逆止血。
处方: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茯苓20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知母20克,黄柏10克,牛膝20克,桑叶20克,旱莲草20克,沙参20克,麦冬20克,炙甘草15克。上述为一剂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三、胃火炽盛型如何解决倒经
患者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便血,量较多且鲜红,伴有渴思饮、胸中烦热、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治宜清胃泻火,引血下行。
处方:生石膏50克(先煎),黄连10克,大黄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知母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白茅根30克,藕节20克,仙鹤草30克,生甘草15克。上述为一剂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据数据显示,倒经有0.2%的发病率。女人倒经主要跟激素分泌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倒经女性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多注意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