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参加工作之后,昔日少年那份青梅煮酒谈论学问的书生意气,已淡了又淡。那些风花雪夜的季节、青灯黄卷的日子,早就被求生存的匆忙步伐而代替。想起当年一起坐在课堂里的多年同窗,在社会上像儿时玩的陀螺那样按各自的轨迹,转了几圈之后重聚一处,竟已隔漠得伤心。在伤心之余我不得不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找点东西来寄托一下我疲惫的心。就不由得时常忆起慈爱的父亲在儿时“六.一”送给我几本或几十本之类的书。如今我竟然发现我竟拥有了如此相同的心韵,也想将来我送给我的孩子也会是相同的礼物,只是如今不同的是自己送给自己,是你重新让我获得了一种氛围!即使无人喝彩,我也学会了营造了自己的氛围,坚持了自己的喜爱。
我希望有自己的书屋,和自己的书架。爱书也惜书,朋友上家来玩开始都会以自己的书做为炫耀,可以有借有还,看着日益减少的书量开始有些后悔了,即便千方百计让朋友回还了回来,也差不多千疮百孔了好不痛惜。一改往日的初衷坚决不外借了,可是书又无法安置,只好学着父亲留下的储书方法,先将书归类分好,有数本的装订成本,贴上标签如同档案般分类归属。这样才算还了我一个清洁整齐的书柜了。接下来就是翻阅我喜欢的书了,在书中寻找我自己的天空,回忆我的梦想。
这不使我不难想到有人将读书看作“精致的聊天”还曾有诗云:“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那么,我们且放下手中的杯盏,坐下来好好聊聊,按理分享这一天的时光。或者清茶一盏邀来庄子,或桃园竹下单挑陶渊,若嫌古人渺远,我们不妨与近代名人、小说同其歌哭,若你向往更近的天籁知音,便不妨与生活相结合找合适自己的性格、理解来聒絮一番。那些书中必定有 我们似懂非懂的人生真谛的解答,如同聊天也会有时会在一瞬间的碰撞中化升为智慧。
我曾梦想一定要经营一家书店,不卖磁带、贺卡,不卖通俗读物和低劣小说,整壁的书架上码都是人类智慧的精品,而走进书店的人,都是值得与之一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