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职场会更好?

几周后的一个周日下午,大家一起打球,大家打趣地问球友现在“出差”在哪儿?他说“应该”在厦门,周一才回公司。未几,他突然接了一个电话,继而声色紧张地走开,一会儿回来,面如土色,我们问他原委,他说是老板来的电话,问他在哪儿,他轻车路熟地回答说在厦门,老板说他也在厦门,正好可以和他开个会,球友脑筋急转弯一般地迅速说,我在机场,已打算回去,谁知老板说他也在机场,可以在机场开个短会。走投无路的球友只好说出真相是他并没有去厦门出差,但又撒了一个新谎说是因为家里有事。两周后看到他,不意外地,已被炒了鱿鱼,说起之前的“机场巧合”,原来并不是真的,是老板察觉到了他的“出差骗局”而将计就计设的局,这下他可以天天名正言顺地在家打球了!

所以,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公司里混的,混得好的人,必须有以下条件:

一是脸皮厚,俗话说:人不要脸,鬼都害怕,连鬼都害怕的话,公司就更不用说了。我的一个前同事,做大区销售经理,每每拿着公司给的销售费用大吃大喝还没业绩,每次总结会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会议开完,华灯初上,这位老兄又像个没事人一样邀约一帮同事去吃饭,卡拉OK直落,不醉无归,业绩时好时坏,他该干嘛干嘛,情绪从未因此而波动,还美其名曰“心理素质好”,混了一年后公司派了一个人去监督他,每周开例会时派去的钦差完全无视他的存在,自己吆五喝六,事无巨细地和他的下属开会,他也无所谓地在会上用MSN聊他的天,还在纸上画漫画,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一直维持到他被公司炒掉。就像涉及赌球的那些中国的足球官员和队员一样,人一旦没有了荣誉感,觉得输赢都无所谓,那就完全没有了底线。“无耻的人会做很多无耻的事,因为他并不觉得无耻。”

二是心黑,本来职业经理人食人之禄,为公司做贡献是应该的,但偏偏有很多人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总是想占公司的便宜,想赚得多,做得少,而且自知无能,所以需要万分警惕周围任何威胁自己利益和位置的事或者人,往往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欺上瞒下,两面三刀。从来就不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空降职业混混”们,到了一间公司,第一件事就是不管是下属,还是下家,都要换成自己人,对不是自己人的人就是心狠手辣,快速地排除异己。

而实际上,混混的存在,并不完全是混混们的错,他们无非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职场求生存,错的,是糊涂的老板,容忍他们的公司和助长这种风气的环境,反过来,最后为其所害的,也会是这些老板,公司,还有日益险恶的工作环境……

一个效益高的工作环境,并不会滋生“混混”,而“混混”的存在,是跟公司制度,老板的办事态度息息相关的。

大家都在搜: “混”在职场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