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
两个人是湖南同乡,品格都受到士林仰重,个性迥然不同。曾国藩的脾气显然好得多,向来擅长网罗人才,提拔了不少人,左宗棠考了好几次进士都考不上,但曾国藩看出了他的才干,聘他为幕僚。此后,更让他拥有了带兵挑大梁的权利,对左宗棠十分信任。
左宗棠的个性,说好处点是果断,说坏处就是容易激动,性格敏感,嫉恶如仇,说起话来很直接,而且有点毒。他的很多批评,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不过,有些关于曾国藩的批评,被有心人传给曾国藩,曾先生当然觉得左先生忘恩负义。
太平天国之役,曾国藩向皇上报告,洪秀全的儿子已经死于宫中;左宗棠却基于正义感,另外奏上一折,说曾国藩说的不是实情,洪秀全的儿子已经逃走了。或者左宗棠说的是真话,但他的真话的背后意义是:曾国藩欺君罔上!
两人因此恩断义绝!左宗棠至死都还认为,两人之所以绝交,曾国藩的错占七、八成,逢人就骂曾国藩。
这是左宗棠的本色,反正他就是口无遮拦的嘛。然而,站在曾国藩的角度来想,他当然很不高兴。左先生是他一手提拔的,却一点也不知感恩!
两人至死,心结未解。
左先生的品性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个性。
曾先生的品格,或许不如左先生来得刚正,但他的个性问题少一点。
所以,曾先生可以有一大群门徒帮他,势力逐渐壮大,而左宗棠始终是孤孤单单凭自己奋斗的一个人,由于树敌太多,难以取信,使他很难再上层楼。
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想要矫正她的个性时,我同时也发现,她的问题正是我的问题。
冥冥之中,她是来告诉我我的问题的。
两个会起冲突的人,其实都有同样的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吊诡之处。
我们都有同样的问题。
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生课题。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课题。
如果没有解决,我们就会在原地踏步,在类似的关卡中,挣扎徘徊,找不到出口,直到有一天,我们愿意诚恳的改变个性,看见问题,或者,我们都该来一趟赎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