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在原来的项目上加大运动量,具有半年以上运动基础的人,可以选择乒乓球、爬山等难度更大的运动项目,不提倡做冬游锻炼和力量性的运动,每6个月左右的时间更换一次运动项目。
【4】运动强度:选择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初试者,先用小强度运动锻炼。如:徒步走、慢速60-70步/分,脉搏控制在100次/分以内,感到心跳加快,呼吸加快时,放慢速度,改为散步,待恢复平稳后再重复原来步行速度,进行交替变速走,直至身体发热、发潮、微有疲劳感时停止运动,作为一次运动的完成。
经3个月时间运动锻炼后,可以用中、小强度混合运动,徒步走速度控制在80-110步/分,脉搏控制在100-120次/分以下,在出现心跳、呼吸加快感觉时可以继续运动5-10分钟后再放慢速度,减小运动强度。
也可以更换其它稍有难度的运动项目,随着运动锻炼时间的延长,身体机能能力得到提高,病情明显好转,可以继续增加运动锻炼的难度,但是决不能增加运动强度,必须限制在中小运动强度之内。
【5】运动时间:每周做5-7次健身运动,在一天时间内可以做1-2次运动锻炼,但是一天参加两次运动锻炼的不能连天进行,而且一天参加两次运动锻炼的间隔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
准备活动5-10分钟,正式运动30-60分钟以内,整理活动5分钟。控制运动时间有两个标准:一是运动锻炼时段:30-60分钟。二是运动生理反应,即:明显感到心跳加快和呼吸加快,身体发热轻微出汗(非高温性出汗),稍感疲劳等。
不同情况的运动时间控制方法是:如果净运动锻炼时间已达到60分钟,但是身体仍没有出汗也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也应该结束运动;如果净运动锻炼时间仅有20分钟,此时身体已出汗并出现明显的疲劳感,此时也应结束运动,这两种情况都视为达到运动时间标准了。
【6】运动环境:对于正常的运动环境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当遇到特殊的环境气候时,应当及时调整运动内容。雾天:取消运动。雨天:取消运动或改为室内运动,不能在雨中运动。
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就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能使血流加快,改善血管壁弹性,使血压下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内脏机能能力,改善机体内环境及脂质代谢过程,降血脂和血液粘稠度,促进凝血和溶血的动态平衡,加强溶栓作用。同时促进组织代谢,提高自愈能力,使疾病得到康复。运动还有增强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