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好痛到底有多疼?

科学解读好痛到底有多疼?

身体能感知的疼痛至少有100种,疼痛折腾你的方式也会花样“百”出。

而你的一生将体验到上万次各种等级的疼痛,每一次你都哼哼唧唧一个字──“疼”。

有些疼痛是病恙的“天气预报”,有些则是来去无由的“无厘头”。

当疼痛用它的武器折磨你,你可以用你的方式体验它!

认真地使用疼痛,将会让你重新理解疼痛。

“疼痛”在希腊语里是algos,意为惩戒。古希腊神话中,谁做了不道德的事,肉体或精神都要受到山神奥林帕希德的惩罚。后来,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将疼痛归结为“外界有害刺激侵入*”,从而有了对疼痛的基本定义。

此后,人类便在想方设法寻找止疼妙方。因为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怕疼,小到蚊子叮咬,大到刮骨之痛。而在人类语言体系中,有关疼痛的词汇和描述却最为贫瘠,可能是因为恐惧,所以才会逃避吧。

只是,把疼痛说得八面玲珑、栩栩如生,又有什么好处呢?

远离更多自残行为

我们的身体能感知的疼痛至少有100种,它们是安全的围栏。正是因为有了来自疼痛的条件反射,你才不会像患上“先天性无痛症”的加比·金格拉斯那样嚼烂自己的舌头,戳坏自己的眼睛,把手指咬得鲜血淋淋。自残到体无完肤,即便不怕疼,别人看了也会疼。

自觉发现病灶隐情

对于疼痛,女人往往比男人更敏感一些,且能感受到身体更多区域的隐痛。男人“忍一忍”的心理习惯,也意味着对疼痛的某种忽略。因此,男人可能会跟某些具有疾病(如乳腺癌)预警功能的疼痛擦肩而过,延误就医诊疗时机。

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面对医生的问诊,不妨多学一些关于疼痛的词汇或描述方式。因为面对疼痛,女人是大脑主管情感的边缘区域作出反应,对疼痛的描述更为丰富形象,而男人则是大脑“认知部位”作出判断,面对疼痛往往只会说“疼”,最多再加一个字──“真”。

前传 丈量疼痛的“三围”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列为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体征。不过,体温可以测,呼吸有肺活量,脉搏可以数,血压可以量,唯独疼痛,依然没有可供检测的客观生物学仪器。“真疼”到底有多痛?有人开玩笑说,女人分娩真疼,不过,更疼的是她生孩子时被蚊子咬了一口。玩笑归玩笑,它至少说明,疼痛还是可以丈量一下的。

部位

哪儿疼?这最好回答,也是医生见你时的第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范围越小、指向越明确越好。例如,说腹部疼不如说胃疼,说头疼不如说后脑勺疼。同时,如果疼痛有延伸,那么最好也说说它延伸到了哪里。这对于医生如何处理你的疼痛、如何做下一步诊断、如何使用止痛药,都至关重要。

性质

你可以用以下基于符号的联想或词汇来描述疼痛性质。在设有疼痛科或疼痛管理的医院里,当你疼得说不出来话时,用手指指这些符号,医生就会大体明白你的“疼意”。

▲ 锐 痛──像刀割、刀刺、锥扎、针扎。

● 钝 痛──像击鼓声,发闷,有重压感。

◎ 胀 痛──像有团气从里往外逐渐膨胀。

X 绞 痛──像绳交叉拧到一起,力度像拧衣服那股劲儿。

☆ 灼 痛──像火烧,灼热并有延伸感。

※ 麻痒痛──像被无数针头同时刺中,或很多蚂蚁在爬在咬。

⊙ 抽搐痛──像被撕裂,且一阵接着一阵。

程度

目前,国际通行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疼痛分为10级。

轻度(1~4级)

你可以说忙起来时,我都快把它忘了;虽然有点儿疼,但丝毫不影响我的睡眠。

你的感受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像被媳妇疼爱地咬了一口;跟打青霉素时的感觉差不多。

中度(4~7级)

你可以说疼得心烦意乱;疼得直冒汗;疼得干什么事都分心。

你的感受像小时候板子打在了光屁股上;像飞来的一块板儿砖打在身上;感觉肚子里有个孙悟空。

重度(7~10级)

你可以说满清十大酷刑;痛不欲生;一刻也不能熬了;再棒的美食也好不过一片止痛药。

你的感受有如当年关公“刮骨疗毒”;给个安全的地儿,快要发出女人生孩子般的惨叫了。

Tips 医生Question清单

尽管你已经疼得很累、很衰、很无语,但医生不会因此停止追问。平常扫一眼这些问题,心中有谱,便可在疼痛来袭时像答记者问一样答复医生,而医生下手越早,疼痛的时间可能就会越短。

• 什么时候开始疼的?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

• 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疼痛?

(比如吃饭、风吹、闷热、劳动、喝酒等)

• 疼了多长时间?

(分、秒或其他如间歇发作、持续发作等)

• 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疼?

• 哪些情况让你得到了缓解?

(比如安静、取暖、服药、体位等)

• 什么情况下加重?

• 曾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 有无病史?有的话做过哪些治疗,效果怎样?

• 目前最需要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