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音乐世界里的爱因斯坦

鲍勃-迪伦:音乐世界里的爱因斯坦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

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歌手

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一生创作500多首歌曲

其中一首在影响历史的100首歌曲中排名第一

专门写他的书超过457本

他的歌词被美国总统当作竞选格言

许多学者追随着他

像蚊子一样靠“吃”他过着日子……

 

“以前的我很老,现在我可年轻多了。”

我确实都从来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迷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现在我的名声已经在我的脸上炸开,正笼罩在我头上。我不是一个表演奇迹的传教士。这能令任何一个人发疯。

……我只是觉得主流文化很落后,是个骗人的把戏。它就像窗外那坚固的冰霜,你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鞋子走在上面。我不知道我们处在历史的哪个阶段,也不知道它的真相是什么。没人在意这些。如果你说出真相,那很好,如果你说出的不是真相,那也很好。民谣教会我这些。至于说现在是什么时代,答案永远是白天的开始。”
 

鲍勃六面体传记电影:

《我不在场》

《滚石》杂志为这次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的电影《我不在场》打了个赌,看它是否会好过《蒙面与匿名》(两部都是鲍勃的传记电影)。这是一个轻松的赌局,因为这本全球最权威的音乐杂志早就把他的歌曲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0首歌曲”第一名,他已经牢牢地嵌入了音乐和历史中。

这部电影的导演托德·海尼斯(Todd Haynes)得意地说,这是一部真正被鲍勃·迪伦授权的传记电影。他用了6名演员来演迪伦的6个侧面,其中包括《断背山》的希思·莱杰,表演一位演迪伦的演员,理察·基尔则作为迪伦自己歌里的创作人物,与迪伦本人的形象叠加,海尼斯甚至用了个黑人小男孩——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来“刷黑”犹太人鲍勃·迪伦的童年肤色!当然,最离谱的还是让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男歌手鲍勃·迪伦,直接给变性了:但效果好得一塌糊涂。与此同时,有36个歌手或者乐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原声专辑,不但有音速青年,甚至有 Yo La Tengo和Calexico(均为著名摇滚乐队),谁都想致敬一把,这也不奇怪,因为,传主毕竟是鲍勃·迪伦。

但迪伦本人,除了给导演海尼斯一个祝福之外,既没参加电影,也没参加电影原声专辑的录制,真正体现了这个电影的名字——我不在场。大概是因为他自己主演的喜剧《蒙面与匿名》雷声大雨点也大:集中了佩内洛普·克鲁兹等大牌的电影,被人们期待之后,又被人们称为最糟糕的电影之一,恶评如潮。而他真正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原名 Chronicles Vol.1,编年史第一卷)》出版后,国内知识圈和文化圈、音乐圈基本人手一册。

对大部分人而言,这部电影又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去谈论这个老男人,一个可以由女人、黑人孩子来演绎的人。正如他的朋友乔·贝兹(Joan Baez)所说:“我曾经试图去了解他,但最终却发现,他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那一类人,所以我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