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人世界 > 保健养生

秋分“燥”的慌易中风 重在预防

秋分“燥”的慌易中风 重在预防

明天便是秋分节气,过了秋分,秋天便是真正的到来了。夏末秋初,白天还是很热,秋老虎的持续发威不免让人容易因为小事情心情烦躁。这种环境下如果心情难以保持冷静,烦躁的情绪容易引发中风。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秋季时需要更加做好中风的保健预防。

秋分“燥”的慌易中风 重在预防

为什么秋季容易发生中风?

秋冬季节在南方来说,气候是比较适宜的,那么为何会导致脑卒中的高发?彭英介绍,该时节气候干燥,*水分消耗较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量缓慢,引起脑血栓形成;此外,寒冷季节,老年人血压容易升高并且不稳定,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偏高,这都是脑卒中发生的诱发因素。广东的秋天气候特点就是一个“燥”字。秦敏教授说,中医认为,初秋温燥为病,既有燥邪易伤阴津,又有温热之邪,易伤津耗气,两邪相合,阴伤更甚,阴不制阳,化生瘀痰,痹阻脑脉;深秋凉燥为病,既有燥邪伤及阴津,又有寒凉之邪,其性收引凝滞,收引则经脉拘挛,凝滞则血行涩滞不畅,两邪相合,则血行不畅,痹阻脑脉。

因此,在秋天易感受燥邪,至脑脉痹阻,经络不通,清窍蒙闭,导致中风的高发。也就是说,燥邪侵犯,一些高危人群体内缺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加之情绪激动、劳累,引起血压波动,就容易得中风。

发生中风要怎么处理?

若突然发生脑中风,家属除了马上打120、呼叫救护车外,可将患者平卧、头稍抬高,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通畅,使患者保持安静;切勿乱服药物和其他食物;若患者发病时已意识不清,此时切勿强行灌服任何药物,以避免发生误吸、窒息,可待急救医生到场后进行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