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脑 > 流脑治疗

镇静剂在流脑治疗中的使用

镇静剂在流脑治疗中的使用

流脑患者通常神经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选用镇静剂辅助治疗,那么镇静剂的应用原则和常用药物有哪些呢?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镇静剂应用原则:

(1)宜早用,在有抽搐先兆、高热、烦燥,惊厥及肌张力增加时,即与应用;

(2)肌肉松弛后即停;

(3)掌握剂量,注意给药时间。

常用药物如下;

(1)安定:成人10~20mg/次,小儿0.1~03mg/kg/次,肌注,必要时静脉缓注,但不超过10mg。

(2)水合氯醛:成人1.5~2g/次,小儿50mg/kg/次(每次不大于1g),鼻饲或保留灌肠。

(3)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成人0.2~0.5g/次,小儿5~10mg/kg/次,稀释后静脉缓注(1ml/分),至惊厥缓解即停注。用时注意观察呼吸,如减慢则立即停止注射。

(4)苯妥英钠:成人0.1g,每6~8小时肌注一次。有积蓄作用,不宜长时间应用。

(5)苯巴比妥钠、副醛、冬非合剂等可酌情选用。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有关流脑的知识,面对疾病,我们不要畏惧,做好护理工作才能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