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基本常识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在患上疾病的时候也往往不能及时的做好治疗,这样可能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而给我们的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患者带去太多的伤害,所以更加有必要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常识问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仅一个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本病毒唯一宿主。腮腺炎病毒抵抗力弱,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灭活,一般室温2~3日即可失去传染性,加热至56oc20分钟、乙醇2~3分钟能灭活。
该病毒从呼吸道侵入*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中复制并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病毒在此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流,并侵犯其他尚未受累的器官,临床上出现不同器官的相继病变,因此腮腺炎实质上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疾病。腮腺因非化脓性炎症而肿胀,腮腺导管阻塞唾液淀粉酶贮留并经淋巴管入血流,使血、尿中淀粉酶增高。睾丸、卵巢、胰腺甚至脑也可产生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二、流行病学: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腮腺肿大前6日至肿大后9日均具传染性。经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在儿童机构可形成暴发。患病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18日(14~25日)。
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l~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oc。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弹性、灼热和触痛。腮腺管日早期常有红肿。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儿童中有15%的病例发生脑膜炎、脑膜脑炎。部分成年人可发生睾丸炎和卵巢炎等。
实验室检查:病程早期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病人,约半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或抗原可作出早期诊断。也可从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分离出病毒。
相信在通过看完了这篇文章内容的讲述之后我们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知道了这个疾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我们要重视起来做好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才是。
-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如何护理较好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这个疾病的出现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
-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临床特点出现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发生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吧,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们
-
春季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出现大家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出现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同小可,为此我们
-
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并发症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出现大家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这个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大家对于
-
流行性腮腺炎鉴别方法概述出现了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出现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