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猩红热 > 猩红热常识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猩红热疾病是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疾病,患有猩红热这个疾病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治疗,要重视起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疾病有效康复的关键,由于猩红热疾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我们了解猩红热疾病的传播途径也很必要。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1、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受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均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2、 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伤寒、、丝虫病和蛲虫病等均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原体的原始部位是消化道及附属器官,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3、 血液传染病:也叫虫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均属于血液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病原体主要是通过媒介生物—吸血昆虫传播的。

猩红热的预防计划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关于猩红热疾病的一些传播途径问题,文章内容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述,希望了解了猩红热疾病的传播途径,可以帮助到人们重视做好对于猩红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人们真正有效的远离猩红热疾病拥有健康也才最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