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猩红热 > 猩红热常识

猩红热的家庭护理方法是哪些

猩红热的家庭护理方法是哪些

猩红热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猩红热疾病发生后我们不仅要给孩子做的正确的治疗措施,正确的护理方法也是比较关键的,那么猩红热的家庭护理方法是哪些?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21岁儿童,冬春季节发病最多。受这种细菌感染后2~3天出现症状,病儿突然高热,咽痛、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多数病儿在发热的第二天或更短的时间出现皮疹。皮疹是鲜红色的,突出皮肤表面,有些像“鸡皮疙瘩”。皮疹先从脖子和沟部出起,在数小时蔓延至全身。面部无疹呈猩红色,但在口周不发红而显得苍白,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舌乳头红肿如杨梅状,医学上称之为“杨梅舌”。持续2~3天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疹旦后无色素沉着,1~2周左右可有脱皮。一般多为细屑样,严重病例可有大片脱皮。

家庭护理要点

1.首先要对猩红热病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用药后7天。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和病儿接近。

2.卧床休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因此不但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且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

3.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4.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病儿,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病儿,可用摄子夹取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5.皮肤的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可用70%酒精轻轻涂擦,既可止痒又可以消毒皮肤。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上述文章介绍是关于猩红热的正确家庭护理方法,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护理方法,可以给更多孩子们带来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了猩红热疾病,大家一定要让孩子卧床休息,给予一些清淡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多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