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伤寒 > 伤寒常识

解析伤寒应如何鉴别

解析伤寒应如何鉴别

身体产生各种疾病是无法避免的,所以疾病的种类上也千变万化,继而在症状表现上难免不会出现误诊而耽误治疗的,伤寒便是很常见的一种,发病后有明显的高热、神情淡漠,并可有消化道疾病症状出现,但症状易于其他类似疾病发生混淆,那么,伤寒应如何鉴别呢?

1、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亦可有持续发热、头痛、白细胞数减少,与早期伤寒相似。但此类患者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 周内自愈。

2、疟疾

各型疟疾尤其恶性疟疾易与伤寒相混淆,但疟疾每天体温波动较大,发热前伴畏寒或寒战,热退时多汗,脾较大质稍硬,贫血较明显,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发现疟原虫。用有效抗疟药治疗迅速退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3、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的流感伤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间极常见,起病急,伴畏寒发热,发热呈持续型或弛张型,与伤寒相似。患者有疫水接触史,眼结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加快。进行有关病原、血清学检查即可确诊。

4、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有发热、全身不适、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或正常,不易与伤寒相区别。但此病患者每于病程第5~7 天出现黄疸,体温亦随之回复正常,肝大压痛,肝功能明显异常,可通过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查而确诊。此外,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亦每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有黄疸者在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血培养伤寒杆菌可为阳性,随着病情好转,肝大及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伤寒病的极期(第2 周)以后,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5、败血症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须与伤寒相鉴别。此症可有胆系、尿路、肠道等原发感染灶,发热常伴有寒战、多汗,有出血倾向,不少患者早期可发生休克且持续时间较长,白细胞虽可正常或稍低,但常伴核左移。确诊须依靠细菌培养。

伤寒的鉴别诊断就是上述所介绍的,希望大家都能积极重视和了解。在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不明的高热、消化道等症状时,最好到正规医院仔细查出病因,这样对于疾病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样身体才会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