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脑 > 流脑常识

自然和社会因素对流脑的影响

自然和社会因素对流脑的影响

流脑应该算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们小时候应该也有很多人都做过流脑的预防,对于流脑的危害也并不会很陌生,自然和社会因素对流脑的影响有哪些呢?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流脑流行有季节性,以冬春季为高,这在中国、美国、非洲都如此。但在芬兰、挪威、丹麦、荷兰则缺乏季节发病的差别。近年研究表明,脑膜炎菌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比高温下要长几倍至几十倍,一旦平均气温上升至15℃以上时则流脑发病迅速下降。这可能说明温带、亚热带地区为何引起冬春发病而寒带地区缺乏季节性高峰。

另外在非洲的风沙季节发病上升,而5月份雨季来临则发病立即下降。说明旱季空气干燥,咽部粘膜易受损害,使脑膜炎菌易于粘附侵入*,加上非洲风沙季节正值冬季,室内活动增加,且拥挤的居住条件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还有认为非洲有些国家医疗条件差,维生素A缺乏,呼吸道粘膜屏障薄弱,冬季又经常发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脑常与流感伴随流行。

近年我国社会人群流动度明显增大。一旦有的带菌者进入低发易感人群的地区就可出现流行。80年代以来新疆几个发病率很低的地区出现了流脑暴发。广州市1986年全市发病93例流脑中,28例属外地居民,主要是建筑民工及其家属子女,年龄15—20岁者占69.7%。这些民工、杂工的居住条件极差、工棚窄小,加且体力劳动强度大,抵抗力弱;—旦有流脑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很易导致小暴发。

由此可见自然因素和人群迁移活动等社会因素与流脑流行有—定关系,掌握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做好重点菌苗的接种、将有利于预防。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有关上述疾病的知识,我们要注意生活细节,做好护理工作才能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对于破伤风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