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猩红热 > 猩红热治疗

猩红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介绍

猩红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介绍

提起猩红热疾病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患儿多为3岁以上小儿,6个月以下极为少见。该疾病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对于该疾病的常识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1—5天。初起突然高热,胃寒头痛,呕吐,烦躁,咽部疼痛,咽充血极明显,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在起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先见于颈、胸、腹背,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皮疹鲜红,细小密集,有时似点状出血,疹间皮肤通红,压之褪色。皮疹在2天内出齐,疹盛时皮肤瘙痒。面部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寄集而呈皱褶红线(帕氏线)。舌苔白厚或光剥,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出疹后一周内见皮肤脱屑,多呈片状,指尖可呈膜样或套样脱皮。

诊断

1,病史:可有与猩红热、咽峡炎或扁桃体炎患者接触史。

2.典型皮疹。

3.外伤后有发热、典型皮疹而无咽颊炎者为外科性猩红热。

4.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物培养得溶血性链球菌。

5.本病应与风疹、麻疹、幼儿急疹进行鉴别,参见“风疹”节。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宜早用足量,较长疗程。一般用青霉素2万-4万u/kg日,分2次肌内注射。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40万—80万u,一次肌内注射,疗程者,用红霉素30q/l矿日,口服或静脉滴注;轻型病例,用磺胺甲基异哑唑40-50~,/日,口服,每日2次。

(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

(3)心肌炎、休克等严重症状的治疗参见有关章节。

2.中医药治疗

邪侵肺胃:突然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咽喉疼痛红肿,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桔梗10克、蝉

衣3克、浮萍10克、豆豉10克、荆芥3克、甘草3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猩红热疾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广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该疾病的预防,注意对该疾病做好深入的了解,远离猩红热疾病的严重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