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伤寒 > 伤寒常识

伤寒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

伤寒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患者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胸腹部玫瑰疹、肝脾肿大、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可有肠穿孔、肠出血或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也有少数轻型患者因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误诊或漏诊。

伤寒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伤寒杆菌随粪便排出而污染食物和水,或以苍蝇为媒介污染食物,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给健康人。小部分伤寒患者在临床痊愈后,虽然表面上好了,但是存在于患者体内的伤寒杆菌并未全部肃清,它们仍然可以长期(数月甚至终生)停留在胆囊内继续繁殖,随胆汁缓缓流入肠腔中,再随着粪便排出,造成伤寒病的播散。还有部分人为隐性感染,即感染伤寒杆菌后没有发病,但细菌进入体内继续生长繁殖,并传染给别人。医学上把这些人称为“带菌者”。

“伤寒玛丽”就是一名伤寒病带菌者,她原来可能是一个轻型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可照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健康人”,却没想到会在人群中悄悄散布病菌。带菌者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特别是隐性感染后的“健康带菌者”不易被发觉,当这种人从事餐饮或幼托行业时,更加危险。故从事餐饮或幼托职业的人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为带菌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直到停止排菌为止。

当今医学的进步,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但传染病还没有被完全消灭,许多新的传染病又相继出现。除了伤寒带菌者外,形形色色的带菌者、带病毒者依然存在,如结核、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带菌者或带病毒者可以没有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成为重要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