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与两种疾病的区分方法
孩子患上风疹后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疗,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大的伤害。但是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与猩红热和麻疹的发病症状很相似,以致家长在孩子发病时不能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辨别,现在我们就请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风疹与这两种疾病的区分方法。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1)潜伏期 风疹为14~21天;麻疹为9~11天;猩红热为2~5天。
(2)前驱期 风疹为1~2天,可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咽痛、倦怠等;麻疹为4天,高热、畏光、中度到重度的呼吸道症状,可见到科氏斑;猩红热约1天,表现为突然高热及咽痛。
(3)发疹日期 风疹平均1~2天;麻疹3~5天;猩红热持续2~4天。
(4)皮疹分布 均为全身性,仅风疹较稀疏。而且三病的出疹顺序也相似,均为面部、躯干、四肢依次出疹。
(5)皮疹形态 风疹为淡红色斑疹及斑丘疹,稀疏分散,胸部可少许融合,麻疹为紫红色到棕红色的斑疹和斑丘疹,胸部为散在,面部则明显融合;猩红热为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猩红色斑点,压之褪色,皮肤皱折处,如肘弯、腋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形成深红色线条(帕氏线),此外还可见到面部环口苍白区及杨梅样舌。
(6)发疹后脱屑 风疹可有轻度脱屑,偶呈糠状;麻疹常见呈糠状;猩红热脱屑较严重,手掌、足跖大片脱皮,有时象手套、袜套样,重者可有脱发。
(7)实验室检查 猩红热早期血象升高,即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白细胞增加,病程第2、3日起常有轻度嗜酸性白细胞增加;而风疹或麻疹则无此种血象变化。猩红热患者经咽拭子或其他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风疹或麻疹患者经组织培养亦可分离出相应的病原体,但一般无须做此检查。
虽然这种疾病只有婴幼儿才会患上,但是我们大人也是有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而且,作为大人,我们不能小看这种疾病,认为自己就会恢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风疹有哪些并发症。
1、临床诊断
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于诊断,仅在本病流行时轻易做出临床诊断。其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出现较早、伴发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亦易与猩红热区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程较长,常见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长大,并常有伴发肝损害。
2、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 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于诊断,仅在本病流行时较易做出临床诊断。其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出现较早、伴发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亦易与猩红热区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程较长,常见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长大,并常有伴发肝损害。
(一)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二)快速诊断 近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查咽拭涂片剥脱细胞中风疹病毒抗原,其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观察。
(三)病毒分离 一般风疹病人取鼻咽部分泌物,先天性风疹病人取尿、脑脊液、血液、骨髓等培养于RK-13、Vero或SIRC等传代细胞,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再用免疫荧光法鉴定。
(四)血清抗体测定 如红细胞凝集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荧光、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其中以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最常用,因其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的优点,此抗体在出疹时即出现,1~2周迅速上升,4~12月后降至开始时水平,并可维持终身。风疹特异性分泌型IgA抗体于鼻咽部可查得,有助诊断。也有用斑点杂交法测风疹病毒的RNA以诊断风疹感染。
特异性风疹抗体IgM有诊断意义。如果在新生儿期考虑先天性风疹时最好同时检测母亲和婴儿的标本,并作动态观察以判断新生儿期的感染指标是来自母体的被动获得性抗体时,风疹抗体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如随访中风疹抗体逐渐升高即为婴儿已被感染,为此最好多观察几项指标。
专家向我们介绍了风疹与猩红热和麻疹的辨别方法,家长为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对这些辨别方法进行了解,学会自己辨别。另外家长还要了解风疹会引发的并发症,并对这些并发症提前做好预防和治疗的方案,以避免对孩子再次造成伤害。
-
小儿风疹确诊要做什么检查风疹是儿童的高发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也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疾病,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而对于风疹疾病也一定要有正
-
风疹的患者如何进行检查风疹属于一种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疾病,患上了风疹疾病我们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疗,要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也只有
-
风疹疾病的检查确诊很多的人对于风疹这个疾病不太了解,所以在患病的时候也往往不能及时的做好治疗,这样是很容易会耽误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的
-
风疹患者如何进行检查风疹属于一种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疾病,患上了风疹疾病我们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疗,要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也只有
-
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为小儿风疹对于风疹疾病的出现大家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风疹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身体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大家平时的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