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有哪些呢
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而且传染性比较强。如果丙肝不经过及时治疗的话,还容易引发肝部恶性肿瘤等较为严重的疾病。丙型肝炎的治疗费用也非常高,长期以来,严重困扰着患者及其家属。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也逐渐成为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丙肝和乙肝一样是由肝炎病毒(HCV)引起的,危害仅次于乙肝。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发病严重。而且目前没有疫苗,治疗起来比乙肝更加困难。阻断它的传播途径是关键,那么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它是如何传播的呢?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丙肝病毒传染途径,详细介绍如下:
1、经血传播
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不仅因输全血可以引起,而且仅输新鲜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浓缩液、白蛋白等也有可能引起输血后丙肝。受血次数越多,肝炎病毒感染率越高,如病人抵抗力弱,输血量大,而输入的血中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则受血者越容易患输血后急性重型肝炎或亚急重型肝炎,且预后差,死亡率很高。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及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慢性丙肝在其配偶中的传播率一般小于10%,而在有性乱行为的性病患者中合并丙肝的发生率高达10~30%。
3、母婴传播
大量研究表面HCV的母婴传播是存在的,并可分为宫内感染及分娩时传播及产后通过哺乳等传给婴儿。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
4、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5、丙肝患者生活中密切接触
如家庭成员夫妻、子女、父母之间存在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在非输血传播的患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
6、接受脏器移植者
均可通过血清抗-HCV阳性的器官移植供体、骨髓或术中大量输血而造成感染。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
1.急性丙肝。它包括急性黄疸型丙肝和急性无黄疸型丙肝。
(1)急性黄疸型丙肝的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胀等,肝功能的转氨酶升高。随着病情发展,丙肝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但随后出现黄疸症状。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检查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病情持续发展,丙肝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丙肝的症状主要有食欲下降,恶心、全身乏力、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有些丙肝病例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实际上无黄疸型丙肝发病率远高于黄疸型丙肝,无黄疸型占2/3之上。
2.慢性丙肝。它可以分为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
(1)轻度慢性肝炎会出现乏力、厌油、食欲减退、头晕、睡眠不佳、肝区疼痛等症状。
(2)中度慢性丙肝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慢性丙肝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对于丙肝传染途径和症状的介绍就这些,到此大家对于丙肝应该有所的认识,要及时的掌握丙肝的传染途径,保护好自己,如果出现呕吐不适、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以排除丙型肝炎的可能。
-
丙肝的预防主要有那些方法该如何做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远离丙肝疾病呢,这是人们都在关注的问题,因为谁也不希望被丙肝疾病所折磨上,那么我们就应当去了解预
-
如何预防丙肝疾病的发生出现了丙肝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丙肝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肝脏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
-
丙肝疾病的预防方法丙肝疾病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啊,丙肝疾病的出现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大家对
-
预防丙肝的方法是怎样的丙肝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丙肝是一种比较可怕的肝脏疾病了,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
-
预防丙肝的方法有哪些呀丙肝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丙肝是一种比较可怕的肝脏疾病了,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