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艾滋病 > 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有哪些预防方法呢

艾滋病有哪些预防方法呢

艾滋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其中的危害程度也是非常严重的。由于艾滋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潜伏时间较长,一旦这种疾病状况,使患者的免疫力遭到下降,就会严重的感染艾滋病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就是一种相当大的威胁,那么,艾滋病有哪些预防方法呢!

以下为大家讲解怎样会得艾滋病:

1.潜伏期(无症状艾滋)

为艾滋病毒进入*内生存、适应、繁殖的阶段,不发生任何可察觉的症状,化验正常,三个月后艾滋抗体变为阳性,约有10%的患者可转为淋巴腺病期。

2.艾滋性淋巴腺期

日常怎样会得艾滋病呢?此期艾滋病毒已开始侵犯淋巴腺,且持续三个月以上不消退,病程一般3个月于4年,症状为:淋巴腺肿大(至少有三处:腹股沟、颈、腋下),较硬可移动,常对称而无压痛,病理活检为良性反应或增生。无其它临床体征或仅有“疲劳、发热、夜汗、微瘦、轻微泻”中一项症状,有轻度免疫缺陷,一些转为艾滋相关综合征。

3.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

正确认识艾滋病病因很重要,*受艾滋病毒感染后,已发生临床症状。病程一般为1-3年,其工作、生活、身体健康状况已受到影响,需住院治疗。身体消瘦体重下降10%,腹泻一个月以上,发热(>38℃)月余,脾大、口腔白斑嗜睡、夜汗、皮脂性皮炎等,化验异常:淋巴球少、血小板少、贫血,25%病人转为重症艾滋病。

在临床上艾滋病有哪些分期呢?

1、 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最长约半年后出现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这时用很敏感的方法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浆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预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3、 艾滋病前期

无症状感染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温馨提示:艾滋病也是可以进行提前预防的,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及时做好各项艾滋病的预防工作,艾滋病患者进行接触的时候,单纯的吃饭是不会感染的,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共浴时有可能会受到感染,艾滋病家人们要多关注这些传染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