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脑 > 流脑预防

入冬儿童应谨防流脑的发病

入冬儿童应谨防流脑的发病

对于流脑疾病的出现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吧,流脑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流脑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不可以耽误病情,提醒大家入冬儿童应谨防流脑的发病。

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以14岁以下年龄、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流脑是常在冬春发病的流行病。专家提醒,入冬后,谨防流脑侵袭,儿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的症状一定到医院筛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以儿童多见。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三大主要症状。流脑的初期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而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重型流脑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头颈强直,皮肤有出血点,大、小便失禁,昏迷,抽搐等;暴发型流脑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严重后果。

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近几年来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但近年一些省份出现流脑的局部暴发疫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流脑的威胁不容忽视。由于流脑疫苗的应用,流脑的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大年龄病例增多。

流脑病人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他们咳嗽、喷嚏时,飞沫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给儿童。因此要避免可能带菌者与孩子同睡或进行拥抱、喂乳、亲吻等亲密动作,特别是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

专家指出,预防流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时接种流脑疫苗,接种流脑疫苗后,90%以上的人可以产生抗体。

预防流脑的主要手段是接种疫苗。我国目前的流脑接种程序为:接种对象6-18月龄时接种A群流脑疫苗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3岁、6岁时各接种1剂A+C群流脑疫苗。辽宁省卫生计生委提醒市民,一定要及时按程序接种疫苗,预防流脑。

上文给您就有关于入冬儿童应谨防流脑的发病的问题做出来了详细的介绍了,希望这些能够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流脑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千万不可以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