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脑 > 流脑预防

乙脑的预防措施具体的有哪些

乙脑的预防措施具体的有哪些

乙脑这种疾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很强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情况是有蚊虫传播的,我们知道平时蚊虫叮咬*的皮肤,就可以与*皮肤紧密接触,它是一种比较容易感染的疾病,对于乙脑我们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乙脑的预防措施具体的有哪些呢!

1.灭蚊 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孑孓及虫卵,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2.人群免疫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介绍一下关于该疾病的一些症状表现。

 

1.病程 典型的病程可分为下列4期。

(1)初期:病初3天即病毒血症期,起病急,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可有发热,神萎,食欲不振,轻度嗜睡,大儿童可诉有头痛,婴幼儿可出现腹泻,体温在39℃ 左右,持续不退,此时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而误为上感,少数患者出现神志淡漠,激惹或颈项轻度抵抗感。

(2)极期:病程3~10天,此期患者除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损害症状明显。

(3)恢复期:此时患者体温可在2~5天逐渐下降及恢复正常,意识障碍开始好转,昏迷患者经过短期的精神呆滞或淡漠而渐转清醒,神经系统病理体征逐渐改善而消失,部分患者恢复较慢,需达1~3个月以上,重症患者因脑组织病变重,恢复期症状可表现为持续低热,多汗,失眠,神志呆滞,反应迟钝,精神及行为异常,失语或者特别多话,吞咽困难,肢体强直性瘫痪或不自主运动出现,癫痫样发作等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大多在半年后能恢复。

(4)后遗症期:后遗症与乙脑病变轻重有密切关系,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如予积极治疗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昏迷后遗症患者长期卧床,可并发肺炎,褥疮,尿道感染,癫痫样发作后遗症有时可持续终身。

2.婴儿乙脑临床特点 发病时可表现为轻泻,流涕,轻咳,喘息,嗜睡,易惊或哭闹,且惊厥发生率高,无脑膜刺激症者比例高,但常有前囟隆起,脑脊液检查正常者较多,并发症少。

3.老年人乙脑临床特点 60岁以上患者,发病急,均有高热,病情严重,重型及极重型占86.1%及91.7%,出现昏迷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部分伴循环衰竭及脑疝,病死率高达66.6%,多并发肺内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等。

以上就是介绍的乙脑的预防措施,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中是灭蚊和*免疫力,一旦换上了乙脑,我们就要及时的治疗,乙脑患者一旦发病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在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病情的变化,多加注意,防止蚊虫叮咬,避免传播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