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疾病如何来预防

细菌性痢疾疾病如何来预防

对于痢疾这个疾病的出现大家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了吧,细菌性痢疾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身体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这个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痢疾),是夏季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他季节亦可发生,并且全国各地均可发生。引起菌痢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此种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也常可污染水果、蔬菜甚至水源。苍蝇在传播菌痢方面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呈1日10多次或更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呈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慌恐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而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未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两个月以上者。

洪涝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坏,特别是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食卫生条件恶化及居住条件较差,因此感染志贺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水灾后局部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可能性很大,要提高警惕和加强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政府行为方面,要搞好食品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作好疫情报告,出现疫情后,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

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现在大家是否对于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进行预防的问题都已经了解了呢,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身体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此我们大家对于这个疾病一定要及时的去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