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丙肝 > 丙肝预防

拒绝丙肝的五种生活方式

拒绝丙肝的五种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丙肝这种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因为患上这种疾病后,还会造成感染,所以,平时大家需要注意避免造成感染,导致肝癌出现,而且要注意检查方法,全力进行护理,那么,拒绝丙肝的五种生活方式是什么?

第一、要加强预防

确实减少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途径传染;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潜在的传播方式;尚有少数病人传播途径不明。减少丙肝发生率必须避免上述行为、现象发生。

第二、要尽早发现病情

有上述行为、现象或原因不明的转氨酶升高者均应尽早检测丙肝抗体,必要时检测丙肝病毒,听取专业人士意见。

第三、丙肝病人应自觉约束自身行为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嗜酒、肥胖、糖尿病、肝毒性药物和环境污染毒物都可促进丙肝病情发展和肝癌发生;乙肝阴性者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糖尿病病人要尽可能控制好血糖水平,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生活中避免酗酒,注意控制饮食以减少肥胖。

第四、丙肝病人应尽早开始正规抗病毒治疗

目前丙肝标准治疗方案是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俗称病毒唑),疗程6个月到1年,无其他规范治疗方案。怀孕、病情未控制的精神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酗酒、吸毒、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心脏病、粒细胞低于1000/mL、血小板低于50000/mL以及肝移植以外的器官移植病人均不能使用干扰素治疗;怀孕、肾衰、明显贫血(血红蛋白低于80g/L)病人不能使用病毒唑治疗。

拒绝丙肝的五种生活方式是什么

1)禁止毒品:如果静脉注射毒品,不共享针头或其他工具。如果需要静脉注射或其他医疗用途,要使用无菌注射器。静脉注射与一半以上的新发丙型肝炎病例有关,不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是制止丙型肝炎扩散的最好办法之一。

2)不共用牙刷:牙刷可能受到血液的污染。口腔溃疡与牙龈出血的人,其牙刷上很容易沾上血液。大多数人不会与别人共用牙刷,但有些人却不在乎。给自己定一个规则吧:中庸自己的牙刷。

3)不共用剃须刀:比起共用注射器,用自己的物品,像剃须刀、牙刷、指甲剪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是,只要存在血液,就有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

4)使用安全套:通常来说,性传播丙型肝炎的几率很低。但是当有多个性伴侣时,感染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样,感染艾滋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最好使用安全套。

5)去正规的地方纹身:纹身与穿洞并非感染丙型肝炎的高危活动。但是,如果使用的注射器或其他的一起并未正确消毒,同时感染疾病的人使用过,就很容易患上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艾滋病。

平时我们需尽早认识丙肝的发展,并且生活中,需注意其中的检查项目,而且要注意诊断,尽早的进行切断传播途径,有效进行治疗,避免造成更多痛苦,同时也要注意护理方法,全面进行饮食,希望患者可以有效的增强身体素质,以免造成疾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