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细菌性痢疾疾病呢

如何对待细菌性痢疾疾病呢

在发生细菌性痢疾后,往往我们的患者不知应如何进行合理处置,以致发生身体恶心、呕吐、浑身无力等伴发,造成现在的局面主要在于患者本身使用不洁的食物,不注意自身的卫生状况等所引发。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细菌性痢疾疾病呢?

1`这种病人和带菌者(是指本身带有痢疾杆菌而自己不发病的人)为主要传染源,由他们的粪便和粪便污染的衣物、用品、玩具等通过手、食物、水或饮料进行传播传染。而苍蝇的带菌率也很高,也是重要的传染媒介。

2`此病潜伏期数小时,或2到3天,通常由吃不清洁饮食(腐烂食物、未洗的水果)及与痢疾病人接触等有关系。

3`中毒性痢疾多发生在2到7岁小儿,得病儿发病急、病情重,高烧可达39~40℃,嗜睡、说胡话及烦躁不安,后重者反复抽风可导致昏迷,细菌内毒素可造成休克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发绀(发紫)、四肢发凉、心音低弱、血压下降、心跳过速,再严重由出现呼吸不规律,表浅、暂停,若不及时抢救病人就会死亡。

4`预防措施: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苍蝇,加强卫生教育,培养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不喝生水,不吃变质和不洁的食物,做好水源及饮食的卫生管理。发现病人要及早到医院就医,确诊后要隔离治疗,病人用的食具要煮沸消毒15分钟,病人粪便要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消毒后再倒入便池。

病从口入这句名言说的非常重要,在日常我们一定要把食物煮熟、烹饪到最佳位置再合理的进行食用,同时要避免食用苍蝇、蟑螂等盯过的食物等,一旦出现身体有任何的腹痛、腹泻不良症状,要积极的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带来更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