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猩红热 > 猩红热治疗

猩红热疾病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猩红热疾病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猩红热疾病的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相信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和在意的问题吧,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猩红热疾病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吧。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1—5天。初起突然高热,胃寒头痛,呕吐,烦躁,咽部疼痛,咽充血极明显,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在起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先见于颈、胸、腹背,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皮疹鲜红,细小密集,有时似点状出血,疹间皮肤通红,压之褪色。皮疹在2天内出齐,疹盛时皮肤瘙痒。面部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寄集而呈皱褶红线(帕氏线)。舌苔白厚或光剥,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出疹后一周内见皮肤脱屑,多呈片状,指尖可呈膜样或套样脱皮。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宜早用足量,较长疗程。一般用青霉素2万-4万u/kg日,分2次肌内注射。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40万—80万u,一次肌内注射,疗程者,用红霉素30q/l矿日,口服或静脉滴注;轻型病例,用磺胺甲基异哑唑40-50~,/日,口服,每日2次。

(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

(3)心肌炎、休克等严重症状的治疗参见有关章节。

2.中医药治疗

(1)邪侵肺胃:突然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咽喉疼痛红肿,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桔梗10克、蝉

衣3克、浮萍10克、豆豉10克、荆芥3克、甘草3克。

(2)毒在气营: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的白点,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淤点。见疹后1-2日舌苔黄燥,舌质红刺,3-4日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无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犀角3克(先煎)、生石膏25克(先煎)、黄连1.5克、鲜生地10克、鲜石斛10克、鲜芦根10克、鲜竹叶6克、连翘10克、元参10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猩红热疾病的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广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对猩红热疾病做好深入的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猩红热疾病的严重困扰。最后小编祝大家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