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包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肺包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棘球蚴病也叫包虫病,是一种靠虫卵传播的传染病,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若有相关症状也应及时就医,肺包虫病的病因是什么呢?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是犬类动物,人、羊、猪、牛等均为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在犬小肠中,卵随粪便排出后污染食物,人(或羊、猪、牛)进食后,在上消化道中卵壳经胃液消化而孵化成幼虫,即六钩蚴,后穿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至门静脉系统(肠系膜、大网膜和肝)。大多数蚴滞留在肝内(75%~80%),少数六钩蚴通过肝进入肺循环至肺(占8%~15%)及其他器官,如肠系膜、网膜、脾、盆腔、肌肉、皮下组织等。

六钩蚴进入肺后,逐渐发育成包虫囊肿,半年长大至1~2cm,由于肺组织疏松、血流循环丰富及胸腔负压吸引等因素,六钩蚴在肺内生长速度比在肝、肾内快,平均每年增长至原体积的1~2 倍,达2~6cm,囊肿最大的可达20cm,囊液重达3000g 以上。包虫囊肿含有外囊和内囊。内囊是包虫囊肿的固有囊壁,厚度仅1mm,压力却高达13.3~40.0kPa(100~300mmHg),易破。内囊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生发层,很薄,分泌无色透明囊液,产生很多子囊和寄生虫头节;如脱落于囊腔内,即成为包虫沙。#p#棘球蚴病#e#外层无细胞。多层次,半透明,乳白色,具有弹性,外观酷似粉皮。外囊是*组织对内囊的反应形成的一层纤维性包膜,包绕着整个内囊,厚3~5mm。内外囊间为潜在腔隙,无液体和气体,也不粘连。肺包虫囊肿80%为周边型,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右肺血流量略多,与肝脏较近,二者之间有较丰富的淋巴管相通,这可能是右肺多见的原因。囊肿多为单发,占65%~75%,多发者一般是2~3 个,一侧或双侧,十多个的罕见,个别报告有多达100 个以上的。17%~22%并发其他部位囊肿,肺、肝并发的最常见,占13%~18%。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有关上述疾病的知识,我们要注意生活细节,做好防护工作才能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