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丁肝 > 丁肝常识

丁肝病毒的命名是怎么来的

丁肝病毒的命名是怎么来的

丁肝是现今发现的一种新型的肝部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公众的身体健康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我们要小心预防,避免感染,丁肝病毒的命名是怎么来的呢?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里兹托(Rizzet to)等医学专家,于1977年用免疫荧光方法在意大利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细胞核中,检出一种新的抗原,其分布似乙肝核心抗原,但又很少与乙肝核心抗原同存。在那时,已知乙肝病毒有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故而认为新发现的抗原是乙肝病毒的第四种抗原,就按希腊字母的顺序将其命名S抗原,其抗体为S抗体。经过进一步研究,方知S抗原并非乙肝病毒的组成部分。因此,1984年里兹托提议将S因子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DV简称丁肝病毒),它的抗原和抗体分别称为丁肝病毒抗原和丁肝病毒抗体,与其相关的肝炎称为丁型病毒性肝炎。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RNA病毒,必须在有HBV感染存在时才能感染宿主。乙型肝炎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常使病情加重或慢性化,甚至发展为暴发性肝炎。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有关上述疾病的知识,我们要注意生活细节,做好护理工作才能得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对于破伤风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