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疾病定义与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疾病定义与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疾病的新术语,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确诊患有手足口病。那么手足口病是什么呢?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且轻微但传染性高的疾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易感人群主要是4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往往在夏秋两季高发,并且9月是高峰期。该病可引起手、脚和口腔内的疱疹,一些儿童还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脑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71型肠道病毒(EV71)。这两种病毒对儿童的危害较大,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卫生和清洁,以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手足口病的典型起病过程是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下,随后出现喉咙痛、流口水和食欲减退等症状,同时口腔内会出现小水泡。对于没有并发症的儿童来说,大约一周内就可以恢复。然而,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无菌性脑膜脑炎和继发性皮肤感染等并发症,但这样的后遗症非常少见。

  面对手足口病,家长和读者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家中的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该立即带他们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此外,家长们也要加强对儿童的卫生管控,定期清洁儿童的房间、玩具等物品,避免病毒的传播。

  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读者们也能保持幸福健康的状态。过好每一天,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