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细菌性痢疾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去治疗,那么细菌性痢疾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细菌性痢疾,又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的受害者中,儿童最多,青少年次之,对中小学生健康危害很大。菌痢又与学校卫生环境的好坏、健康教育与知识水平的高低有直接联系。所以,预防细菌性痢疾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呈1日10多次或更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呈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慌恐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而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未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两个月以上者。

洪涝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坏,特别是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食卫生条件恶化及居住条件较差,因此感染志贺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水灾后局部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可能性很大,要提高警惕和加强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政府行为方面,要搞好食品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作好疫情报告,出现疫情后,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

对于细菌性痢疾有哪些预防措施呢这个问题就先给您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些能够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我们是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的去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