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蛔虫病 > 蛔虫病治疗

推荐医治蛔虫病的常见药物

推荐医治蛔虫病的常见药物

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蛔虫病的发生,若出现发烧、咳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做治疗,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要多了解一些蛔虫病的症状,才能做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推荐一下医治蛔虫病的常见药物。

哪些药物治疗蛔虫病有效?

1.甲苯咪唑:

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

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

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4.噻苯咪唑:

此药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5.驱蛔灵(枸橼酸哌嗪):

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关于蛔虫病的症状都有哪些我们来看一下吧。

1.蛔虫幼虫在体内游行阶段,皮肤痒可出荨麻疹,发烧、咳嗽、肺部有炎症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右上腹痛、肝肿大,肝功能不正常,幼虫带入细菌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肝压痛;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细胞增高等。个别孩子由于幼虫到脑子中游行可引起抽风或脑膜炎。

2.蛔虫成虫在小肠中阶段可刺激肠壁,分泌毒素,排泄废物并吸取小儿的营养。常见的症状是在脐周围阵发性肚子疼,腹部柔软,喜欢揉、不拒按;食欲不好,有的喜欢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土块、塑料袋等,我们叫这种现象为“异食癖”。由于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等。也可以引起精神不振、易怒、夜间咬牙。

3.平时成虫在小肠定居,当环境不适合便乱窜起来,由此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如小儿在发烧时,蛔虫就可以乱窜引起严重腹痛、呕吐、吐出蛔虫,虫子多纠缠成团时,堵住肠子上下不通,发生蛔虫性梗阻;蛔虫见孔就钻,可以钻到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病情严重,患儿因腹痛打滚哭闹、出冷汗;如蛔虫钻到阑尾就可引起蛔虫性阑尾炎,右下腹剧烈疼痛。从阑尾再钻出可引起腹膜炎等危险病症。

温馨提示,对于蛔虫病的药物治疗方法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大家要多做了解,要积极的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减少蛔虫病的发生率,用药后如出现恶心、呕吐的副作用要及时跟医生联系,祝大家早日康复,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