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炭疽病 > 炭疽病常识

炭疽病的病学知识

炭疽病的病学知识

 炭疽病的流行病学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他一经感染病患的皮肤将会受到细菌的侵蚀,长满让人难受,奇丑无比的小水泡或是小炭疽。对这个病种的具体传染源,途径,易感人群,特征熊阿扁带大家来探究一下。

1.传染源:主要是草食动物牛、马、羊、骡、骆驼、猪、犬等受染病畜。食草动物因食入水草中的炭疽杆菌芽孢而感染。人与人的传播很少。

2.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骨粉或涂抹染菌的脂肪均可引起皮肤炭疽;吸入带炭疽杆菌的气溶胶、尘埃可引起肺炭疽;进食带菌肉类可引起肠炭疽。其中皮肤接触病畜及食用病畜肉是炭疽的主要原困。

3.人群易感性: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较持久。

4.流行特征:呈全球性分布,主要在南美洲、东欧、亚洲及非洲地区。我国全年均有发生,多数为散发病例。有职业性,多发于牧民、农民、屠宰与肉类加工和皮毛加工工人以及兽医等。夏季因皮肤暴露多而较易感染。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因食草动物接触土生芽孢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人类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二发生感染。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与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呈全球分布,以温带、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发。目前人类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可视性低、容易发送。

患者一旦发现病情,必须及时治疗,杜绝病情的趋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