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出血热 > 出血热常识

临床上出血热的常见表现方面

临床上出血热的常见表现方面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容易出现出血热的现象。这样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平时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这种疾病的调理方法,要注意多休息,而且很多的患者因为这种疾病,还会出现面部潮红,所以大家应该尽早了解这种疾病的症状,出血热的常见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希望大家尽早认识这种疾病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治疗方法不同,平时也要注意生活的调理事情,以免造成更多的危害,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以免造成头痛,腰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对于患者而言,积极的进行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