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猩红热 > 猩红热常识

猩红热的饮食保健方法

猩红热的饮食保健方法

出现了猩红热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猩红热疾病的出现给广大的患者朋友们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大家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那么猩红热患者的饮食保健是什么呢?

猩红热是由一种能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托幼及小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

猩红热患者的饮食保健

1.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如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2.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

3.病情好转可改为软饭。但仍应注意少油腻及无辛辣刺激的食物。

4.高烧注意补充水份,饮料、果蔬。

5.如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

总之,以上皮肤有痘疹类疾病患儿,饮食宜细、软、烂、少纤维素,并注意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12,以加快痘疹的恢复。可食食物:肉类、贝壳类、鱼类、禽类和蛋类。其中肝类及发酵豆类制品豆腐乳维生素b12含量颇高。

猩红热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 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现在大家是否对于猩红热患者的饮食保健都已经了解了呢,猩红热疾病的出现可以说是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大家平时的生活当中对于猩红热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