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呢

该如何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呢

对于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出现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吧,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为此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进行治疗,那么该如何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呢?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菌,不具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阳光直射有杀灭作用,加热60℃10分钟即死,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该如何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呢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除婴儿期较少见外,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多发生在夏秋季,其他季节也有零星发病。因此,小儿在夏秋季有腹泻时,应想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可能。一般患儿在发病前2~3天内有不吉包含史;或家庭成员中有人腹泻,有可能为传染源。

几乎所有患儿首先出现的表现都是发热。发热的高度不定,一般以高热多见。在发热的同时,相继出现胃肠道表现,如腹泻和腹痛。腹泻次数频繁,每日可多达10~30次,但粪便的量不多。典型的粪便为脓性(所谓白痢),或脓血便(红为痢),也可为粘液便,婴儿甚至仅表现为消化不良性大便。腹痛部位多在脐周或左下腹,为阵发性。腹痛出现的同时伴有便意,排便完毕常觉又想排便,总有排不尽的感觉。这种情况称为“里急后重”,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其他胃肠道症状还有呕吐、腹胀、吃东西不香,但并不是每个患儿一定都有。

如患儿有上述表现,特别是有脓便或脓血便时,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基本无疑。但如无明显脓便或脓血便时,还应作粪便显微镜检查,如见到大量白细胞,或白细胞和红细胞兼有时,即可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所以,可疑为急性痢疾时,一定要取粪便作显微镜检查,而且仅凭一次显微镜检查无红、白细胞,往往不能完全否定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应再次、甚至多次检查。要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还应作粪便细菌检查,因脓血便还可见于其他肠道疾病、甚至非肠道疾病。当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时,即可最后确诊。要注意用于作细菌培养的粪便是新鲜的,如存放时间过久,会影响粪便培养的结果,当然就会影响正确的诊断了。

大家现在是否对于该如何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呢这个问题都已经明白了呢,希望这些能够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细菌性痢疾疾病的发生我们是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