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艾滋病 > 艾滋病预防

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近年来,在地处西太平洋区域内的国家中,因预防工作进行得彻底顺利,使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而有的国家由于预防措施不力,国民素质较差,使得艾滋病在上述地区国家日趋猖獗,感染人数猛增,故而,防疫机构近年来推行称为“干预”的预防措施。那么,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呢?

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1)成立机构,制订计划。

如在西太平洋地区所在国家设立本国的艾滋病委员会,目的是检查艾滋病规划的工作情况。同时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2)对计划的检查和评估。

系统的检查和评估过程是实施国家计划很重要的一部分,1993年我国和其它半数国家已完成了上述工作。

(3)完善监测系统,加强信息交流,加强宣传教育。

1989-1991年西太平洋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首先从编写教材和训练教师入手,制订了艾滋病(AIDS)教育计划,其它国家纷纷效仿。

(5)针对传播途径,贯彻行之有效的对策。

“干预”规划中一个新的焦点就是,支持在可依赖、同情和保密的气氛中向妓女们提供她们可接受的治疗性病(STD)的服务。小规模的试点工作首先在柬埔寨金边位于“红灯”区中心的城区开始。在大约2000名妓女中,有些人语言有困难,人身自由遭到限制,但门诊部不仅提供治疗性病服务,且有社区保健中心的作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采取的新战略是,向那些静脉吸毒成瘾者提供消毒的注射器和宣传艾滋病的教材,成功地降低了这批高危人群的感染率,再由他们向其他吸毒者进行教育。又如我国和越南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设立戒毒机构,为吸毒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6)重视妇女和青年问题。

由于各种社会和非业务因素,妇女感染HIV的危险性正在增加,亚洲妇女问题研讨会已开过,旨在加强和动员非政府组织与妇女一道致力于降低和预防HIV在她们中的传播。

(7)有关性病传播疾病问题。

因为性传播疾病(STD)是扩散HIV的一个重要因素,西太平洋地区更是把HIV当作一项主要公共问题对待,在2年的地区活动中,主要把改善STD的治疗、管理和加强对它的监测置于优先的地位。

(8)保健医疗人员的训练。

在西太平洋区,训练保健医疗人员,是该区控制流行艾滋病时首先应做到的。如为有关的医生、护士、化验员开办临床处理、化验技术和咨询工作的训练班。

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各方面都加强了对艾滋病的认识,相信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