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常会引起轻重不等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的症状。它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

(一)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与慢性隐慝型细菌性痢疾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细菌性痢疾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细菌性痢疾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表现

细菌性痢疾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7月,发病高峰其在8月。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典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最多,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的肠索。病程约一周左右。少数细菌性痢疾患者可因呕吐严重,补液不及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发生继发性休克。

2.急性非典型性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

3.急性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细菌性痢疾,多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细菌耐药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也常因饮食不当、受凉、过劳或精神因素等诱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希望小编的努力可以让您有所了解,远离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伤害,细菌性痢疾的影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