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诊断方法
伤寒的诊断方法——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病多。不论大人小孩都有患上风寒的可能,那么伤寒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传染科疾病专家告诉你:
伤寒的诊断方法1.流行病学资料 注意当地流行情况,流行季节,患者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否伤寒病史,预防接种史、与伤寒病人密切接触史。
伤寒的诊断方法2.临床特征 ①持续高热 发热原因未明,尤以缓起、呈梯形上升并持续1~2周以上者,首先应疑及伤寒的可能。②相对缓脉成人伤寒多见。重脉虽不常见(约5%),但其存在有利于诊断,③特殊中毒症状出现伤寒面容、重听、谵妄等。④脾脏肿大 自第一周末即出现。也可有肝肿大。⑤玫瑰疹。⑥显著消化道症状。
伤寒的诊断方法3.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①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可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其消长情况可作为判断病情与疗效指征之一。②尿液检查常出现轻度蛋白尿、偶见少量管型。③粪便检查 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少数病人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可粘液便甚至脓血便。
(2) 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 发病第1周采血阳性率可达80%以上,以后阳性率下降。对已用氯霉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以除去血清中所含的氯霉素及其它杀菌因子。②骨髓培养 全病程均可获较高的阳性率,第1周可高达90%,且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③粪培养?? 在第3~5周时阳性率较高,但在判断结果时,要注意排除慢性胆道带菌者。
(3)血清学检查
伤 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5种。目的在于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 价。一般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分析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通常“O”的效价在1:80以上,“H”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②必须多次重复检查,一般每周检查1次,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则其诊断意义更大。
③接受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后,在患其他发热性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
④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Ⅻ),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因此,“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疾病,而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4种的鞭毛抗原各有相同,所产生的“H”抗体也各异,故诊断时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而定。
⑤ 有少数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呈阳性,其原因可能有:A、感染轻,特异性抗体形成少;B、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或同时接受皮质激素治疗者,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受到影响;C、患者过于衰弱,免疫反应低下,或患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不能形成特异性抗体。因此,若患者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据此排除伤寒。
(4)其他免疫学实验 乳胶凝集试验或SPA凝集试验,检测尿中伤寒抗原或血中IgM特异性抗体,作为伤寒早期的诊断,近年正逐渐为临床采用。
以上就是有关专家对于伤寒的诊断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身体健康!
-
伤寒的实验室检查怎么做较好对于伤寒疾病的出现大家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伤寒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为此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
-
副伤寒疾病应如何检查副伤寒疾病的出现,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副伤寒严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们的健康,为此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这个疾病的
-
伤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于伤寒疾病的出现大家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伤寒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为此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
-
副伤寒疾病应如何进行检查副伤寒疾病的发生是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副伤寒疾病的发病率并不是特别低,为此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副
-
伤寒疾病患者该做什么检查伤寒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我们确实不应该忽视,因为伤寒对于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出现了伤寒疾病我们患者要及时检查确诊及时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