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因深度解析

病毒性肝炎:病因深度解析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几种嗜肝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传播性很强,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疾病,我们必须了解其病因。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甲型肝炎病毒(HAV)在肝细胞复制过程中只会对肝细胞造成轻微损伤。在一系列免疫反应的作用下,肝脏会出现明显的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通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能够清除HAV,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携带状态。

  与甲型肝炎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但是,HBV的基因会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染色体中,可能会产生长期后果。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一系列免疫反应引起的,其中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肝特异性脂蛋白(HBcAg)是肝细胞上的主要靶抗原,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同时,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的综合作用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损伤机制中,T辅助性细胞的持续损伤发挥重要作用。特异性抗体与循环中的相应抗原及病毒颗粒结合成免疫复合物,然后被吞噬细胞清除。部分免疫复合物可在小血管基底膜、关节腔及各器官小血管壁沉积,导致肝外病变。当肝细胞受损并且保护性抗体(如抗-HBs)清除HBV时,感染会得以终止。

  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免疫调节功能是否正常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和转归密切相关。在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受感染的肝细胞会被效应细胞攻击和破坏,从而使感染终止,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急性黄疸或急性无黄疸肝炎,这取决于病毒数量和毒性强度。如果免疫系统对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或免疫耐受或免疫瘫痪,肝细胞未受到免疫损伤或仅受到轻微损伤,病毒未被清除,表现为无症状的慢性携带者。如果免疫功能(主要是清除功能)较低,病毒未能被完全清除,肝细胞会持续受到轻微损伤,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进行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毒在肝细胞中持续复制,使肝细胞不断受到免疫损伤。由于免疫调节因子的数量或功能不足、肝细胞代谢异常等因素,免疫调节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T-B细胞之间及T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性作用或抗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发生质量和量变化,导致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也会对肝细胞和其他器官造成更严重和持久的损害。重型肝炎的病理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严重的免疫功能障碍、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和明显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肝细胞坏死是由肝脏中的免疫复合物反应和抗体依赖细胞毒引起的。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内毒素血症可能导致肝损伤和肝脑病发生,这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量释放引起的,其会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急性肝出血性坏死和大量坏死。另外,自由基的改变也与肝损伤和肝脑病有关。

  目前对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了解甚少。一些研究表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肝细胞损伤主要由免疫反应引起。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时,HDV的大量复制明显多于HDV与HBV联合感染者。HDV感染会明显加重HBV感染者的肝细胞直接致病性损伤。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之间并不存在交叉免疫。HDV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会加重病情,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特别是HDV感染加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AV或HBV也会加重病情,甚至进展为重型肝炎。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生是由于肝脏长期炎症和坏死所引起的。希望大家能够全面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并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预防意识,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