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脑 > 流脑常识

流脑的相关常识有什么的

流脑的相关常识有什么的

流脑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并不太好康复,对于流脑这样的疾病我们应当都去了解相关的常识,做好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是很多的人对于流脑疾病并不太了解。那么就请小编来讲述流脑的相关常识到底有哪些呢!

我国是流脑的高发地区,每8—10年出现1次周期性流行高峰,发病率比国外高4—25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说明A群菌一直是我国流行的优势菌,发病率在非流行年为3—10/10万,小流行年为30—50/10万,大流行年高达l00一500/10万以上。人口密集地区,每隔3—5年出现1次小流行,8一10年有1次大流行。而边远山区、偏僻农村或海岛等人口稀少地区,可能10—20年不出现病例,但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常引起暴发流行,1个自然村约流行1—2个月,1个乡l一2年,1个县可在所属各乡轮回流行2—3年,1个省从始发地区扩散蔓延至全省,常需3—4年后才流行终止。全国发病高峰期内各省有先有后,局部地区经流行后人群抗体水平上升而使发病下降。几年后由于新生儿的累积,隐性感染或菌苗接种者抗体水平下降,人群易感性上升而引起再度流行。一个流行期约历时4—6年,如此循环不息,明显表现出流脑流行的周期性特点。

流脑流行的第二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我国A群菌无论在流行年或散发年均以冬春季多发。每年11—12月发病上升,3—4月达高峰,5月、6月下降,7—10月罕见发病者。高峰期2—4月的病例数占全年病例的60%一90%。

发病率最高的是儿童,15岁以下患者占总数的80%以上。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在大城市新生儿至6岁组的患儿常占全部病例的40%一60%。而农村8个月以下的婴儿和7一l0岁的学龄儿童是发病的两个高峰。在流行上升年份人群易感性高,则呈现发病年龄向大年龄方向移动。这是流行的第三特征。

在流脑发病的性别分布上,男女之比无差异,带菌流行率男女也相仿。

流脑仅分布在亚洲。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

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流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者罕见。

综合看小编的介绍我们对于颅脑疾病的相关常识有了了解,希望了解流脑疾病的这些相关常识,在以后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看待流脑疾病除了要做好对流脑疾病的预防工作之外,假如患有这样的疾病,那么我们也要积极的去做好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