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艾滋病 > 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的三大中医用药方案介绍

艾滋病的三大中医用药方案介绍

艾滋病可以说是一种人人具危的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了,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生命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艾滋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那么艾滋病的三大中医用药方案是什么样的呢?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丧失免疫功能。因此,*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的三大中医用药方案

1、热扰营血型

此类艾滋病人多因肾阴不足、虚火燥热、热犯营血、迫血妄行而致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有高热、斑疹、吐血、咯血、出鼻血、尿血、便血,甚至有神昏谵语、抽搐、痴呆、癫痫或麻木不仁等症状。

治疗此症应以泄热解毒、清营凉血为主,并辅以息风开窍,可选用清营汤或羚角钩藤汤或服用中成药紫雪丹或至宝丹等。

清营汤的常用方药:水牛角10克,黄连3克,玄参、生地、麦冬、丹参、银花、连翘各15克,竹叶5克。此药每日一剂,可分两次服用。

羚角钩藤汤的常用方药:羚角2克(或山羊角10克),生地、白芍、茯神各15克,川贝母、桑叶、甘草各5克,竹茹、钩藤、菊花各10克。此药每日煎一剂,分两次服用。

2、肺肾阴虚型

此类艾滋病人多因肾精亏损、肾阴不足、虚火烦热、暗灼肺津而致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长期低热、困倦乏力、咽喉疼痛、口舌干燥、痰中带血、消瘦、自汗、脉象虚数等。

治疗此症应以滋肾养肺为主。可把知柏地黄汤与沙参麦冬汤合用,方药可随症加减。每日煎一剂,取汁,分两次口服。

知柏地黄汤的常用方药:熟地20克,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柏各10克,知母15克。

沙参麦冬汤的常用方药:玉竹、麦冬、扁豆、沙参各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天花粉15克。

3、脾虚血亏型

此类艾滋病人多因肾精亏,精病累气,气病及血,进而导致脾虚所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气短乏力、恶心、纳差、腹泻、心悸、消瘦、头晕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等。

治疗此症应以补中养血为主,可把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合用,方药可随症加减。每日煎一剂,取汁,分两次口服。

补中益气汤的常用方药:黄芪15克,党参、白术、当归各10克,桂皮6克,炙甘草5克,柴胡、升麻各3克。

归脾汤的常用方药:龙眼肉、酸枣仁、茯苓、当归、远志各10克,白术9克,炙甘草5克,黄芪、党参各12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艾滋病的三大中医用药方案都是什么呢,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大家现在是否对于这个问题都已经明白了呢,希望这些能够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艾滋病的发生我们是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的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