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肺结核的常见原因
说到肺结核,人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这是一种发病极高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还有一定的传染性,一旦得了此类疾病,会有持续发烧、感觉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究竟是还是呢么原因引起的肺结核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患结核病时其经过一致性比例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者,证明遗传因素对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影响。
二.年龄:我国三次流调结果显示20岁以下患病率随年龄快速增长,以后为平缓增长至70岁达高峰,再后又下降。
三.性别:20岁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后男性高于女性,显示年龄性别都对结核病发病、患病有肯定的影响。产后妇女易发结核尤其是血源性结核和结脑,并易受产褥热症状混淆而延误诊断。
四.职业: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粉尘业矽肺多发而矽肺者易患结核病。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结素阴性者其患病率高于已阳性者10倍。
五.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常造成隐性结核,如:哮喘长期用激素者、脏器移植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者、恶性肿瘤行手术及化疗者即为此类。近年这些情况更有增多。
糖尿病、肝肾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后,都易发结核病;恶性肿瘤影响淋巴细胞免疫者,如淋巴瘤、白血病、爱滋病等均易患结核病。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结核患病率回升,其1/3归因于AIDS的流行。
六.营养不良、过度劳累使抵抗力下降也易患结核病。
七.流动人口、难民、移民:因生活不安定、营养差、疲劳、居住拥挤而易于感染、患病。
八.恶劣的社会环境因素:如贫穷、战乱、饥荒、自然灾害等。
逃脱疾病魔爪拒绝结核缠身
1.疾病简介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简称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最常见的患病部位是肺脏,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也可以累及肝、肾、脑、淋巴结等器官。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痰液干燥后,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是否患病主要由吸入结核菌的数量、毒力、*的抵抗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2.发病原因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大小为0.3-0.6um×1-4um,细小而略弯,两端略钝。抗酸染色是其重要特性,临床上一旦在标本中发现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绝大多数代表结核分枝杆菌,仍需要培养及进一步的菌种鉴定。结核菌生长缓慢,至少需要2-4周才有可见菌落。结核菌细胞壁富含脂质,约占细胞壁的60%,主要的成分是分枝菌酸和酸化海藻糖。前者是抗酸着色反应的物质基础;后者包括海藻糖双分枝菌酸和硫甘酸,分别具有介导肉芽肿形成和促进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存活的作用。细胞壁中尚含有脂多糖,其中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具有广泛的免疫原性,生长中的结核菌能大量产生,是血清学诊断中应用较多的一类抗原物质。
3.发病机制
结核菌进入*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在细胞内的存在和长期存活引发的宿主免疫反应是影响发病、疾病过程和转归的决定用性因素。(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自然史感染3-8周后结核菌素(简称结素)皮试转阳,95%的免疫机制正常的健康感染者的原发综合征自然消退,成为潜伏感染人群,约5%在日后因潜在感染复燃而发病。(二)结核菌感染的宿主反应及生物学过程结核菌进入*后宿主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在其发病、临床过程和转归上具有特殊意义。经飞沫吸入的结核菌被巨噬细胞吞噬,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形成早期感染病灶。结核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最初生长,形成中心呈固态干酪坏死的结核灶,能限制结核菌继续复制。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在此期形成。从而对结核病的演变、转归起决定性的影响。共生期大部分感染者的结核菌可持续存活,细菌和宿主共生,纤维包裹的坏死灶干酪性中央部位被认为是细菌持续存在的主要场所。干酪灶中包含具有生长能力但不繁殖的结核菌,干酪灶一旦液化便给细菌提供理想繁殖环境。
上面我们非常相信的了解了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为了健康,大家一定要注意拥有良好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远离疾病。祝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