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脑 > 流脑预防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每年的2~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所以必须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口、鼻和咽部,当他们说话、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进以后被感染,先在鼻咽部粘膜上生长、繁殖。如果病菌进入了血液,到达脑膜和脊髓膜,就会在那里引起发炎化脓。流脑的潜伏期1~7天,一般2~3天,起病初期常有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嗓子痛、打喷嚏、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容易误诊为感冒。不久,突然高烧、寒战、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皮肤有出血点或出现瘀斑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病人很快发生抽搐、昏迷,24小时内就会死亡。存活者,少部分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痴呆、瘫痪、语言障碍等。婴幼儿如果得了“流脑”,初期表现为不肯吃奶、哭闹不安、呕吐或嗜睡,继而身体发挺,两眼发直,并向上翻,囱门饱满,神情痴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