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知识百科:疾病的全面解析

手足口病知识百科:疾病的全面解析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科萨奇肠道病毒引起的疱疹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是手、足、口三个部位出现水泡,因此得名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在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患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1-2岁的孩子最常见,因此在托儿所和幼儿园中容易出现流行。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等。其次,口腔疱疹、疼痛、流口水、拒绝进食、哭泣、口腔发炎等症状也是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至于手和脚,会出现红斑或丘疹,并迅速形成水泡,水泡多分布在手掌、脚底、手指(脚趾)和手背边缘,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如臀部、肛周等。与水痘不同的是,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手足肢体,而水痘主要发生在躯干和面部。

  手足口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患者和带病毒儿童,病毒可通过玩具、食物和口水中的飞沫等途径传染给其他儿童。因此,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直到体温正常、疱疹结痂脱落,症状完全消失后方可去户外活动或上托儿所、幼儿园,以免造成病情扩散。

  治疗手足口病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潘生丁等,中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对于皮肤疱疹,可以使用酞丁胺涂层或疱疹清洁剂进行外用。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易于消化、不过热且不过咸的食物,以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病程为7-10天,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康复。

  手足口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手足口病的了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父母和朋友也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远离手足口病的侵袭。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