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风疹 > 风疹检查

具体介绍风疹的常见鉴别诊断

具体介绍风疹的常见鉴别诊断

风尘在出现之后,会带来很多的痛苦,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平时大家需要警惕这种疾病的发展,要了解一些鉴别诊断方法,有效进行调理。避免出现误诊误治的现象,风疹的常见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大家应该尽早认识。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1)潜伏期。风疹为14~21天;麻疹为9~11天;猩红热为2~5天。

(2)前驱期。风疹为1~2天,可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咽痛、倦怠等;麻疹为4天,高热、畏光、中度到重度的呼吸道症状,可见到科氏斑;猩红热约1天,表现为突然高热及咽痛。

(3)发疹日期。风疹平均1~2天;麻疹3~5天;猩红热持续2~4天。

(4)皮疹分布。均为全身性,仅风疹较稀疏。而且三病的出疹顺序也相似,均为面部、躯干、四肢依次出疹。

(5)皮疹形态。风疹为淡红色斑疹及斑丘疹,稀疏分散,胸部可少许融合,麻疹为紫红色到棕红色的斑疹和斑丘疹,胸部为散在,面部则明显融合;猩红热为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猩红色斑点,压之褪色,皮肤皱折处,如肘弯、腋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形成深红色线条(帕氏线),此外还可见到面部环口苍白区及杨梅样舌。

(6)发疹后脱屑。风疹可有轻度脱屑,偶呈糠状;麻疹常见呈糠状;猩红热脱屑较严重,手掌、足跖大片脱皮,有时象手套、袜套样,重者可有脱发。

(7)实验室检查。猩红热早期血象升高,即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白细胞增加,病程第2、3日起常有轻度嗜酸性白细胞增加;而风疹或麻疹则无此种血象变化。猩红热患者经咽拭子或其他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风疹或麻疹患者经组织培养亦可分离出相应的病原体,但一般无须做此检查。

风疹有哪些并发症。

1、临床诊断

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于诊断,仅在本病流行时轻易做出临床诊断。其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出现较早、伴发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亦易与猩红热区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程较长,常见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长大,并常有伴发肝损害。

2、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于诊断,仅在本病流行时较易做出临床诊断。其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出现较早、伴发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亦易与猩红热区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程较长,常见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长大,并常有伴发肝损害。

(一)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二)快速诊断。近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查咽拭涂片剥脱细胞中风疹病毒抗原,其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观察。

(三)病毒分离。一般风疹病人取鼻咽部分泌物,先天性风疹病人取尿、脑脊液、血液、骨髓等培养于RK-13、Vero或SIRC等传代细胞,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再用免疫荧光法鉴定。

温馨提示,大家需要注意风疹的确诊方法,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治疗,这种疾病会影响到肝肾功能,而且还会造成皮肤干燥,皮肤瘙痒,有很多的丘疹出现,所以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解,避免影响到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护理方法,科学饮食。